对赵云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历史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刘备托孤于诸葛亮,赵云持剑藏在幕后准备动手?难道后者有野心?
公元221年7月,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,即夷陵之战。对于这场战争的发生,笔者认为有些突然,因为它并没有任何的相关策划,目的只是为三弟关羽报仇。
孙权看到刘备的大军后,随即派使者想要求和。如此大好的机会,后者怎会放弃?孙权见求和无望,随即派出了陆逊作为大军主力迎战。陆逊没有贸然出击,而是采取了防御的策略。
刘备的兵力虽然强于孙权,但前者在明处后者在暗处。当时的天气正值酷暑,刘备的大军斗志有些涣散。在诸葛亮的建议下,蜀汉的大军被转移到了陆地上,试图缓神后再次突袭。
陆逊根本不给刘备这样的机会,见蜀军气势有些沮丧,随即派士兵们反击,让所有人射光所有的兵箭。没过多久,蜀军就全线崩溃,刘备只好逃到了永安城,张罗起了“后事”。
失去了三弟关羽,报仇又未成功,刘备愈发不得志,没过多久后便病逝。临终之际他召来了军师诸葛亮,对其进行嘱托。这个过程中,赵云持剑藏在幕后准备动手,这是怎么一回事?
白帝城托孤
夷陵之战的惨败,蜀汉实力再次大损,所有人全部退到了汉中,等待刘备的发落。本以为蜀汉会再次逆袭,谁曾想君主却突然疾病缠身,难道光复汉室的伟业就这样结束了吗?
刘备显然心有不甘,即便自己离去,但光复汉室绝不能停。谁来完成自己的遗愿?似乎只有一个人可以,那就是诸葛亮。后者的地位无人可替,他随即下令召来了诸葛亮开始嘱托。
当时在场的人还有赵云等武将,见到诸葛亮之后,刘备开门见山:我的时辰不多了,如果突然离去,你可以扶刘禅继位。如果后者没有作为,那你就取代他的位置,成为蜀汉的君主。
诸葛亮没有迟疑,只是说自己会完成先帝光复汉室的遗愿,对蜀汉君主一事则闭口不谈。影视剧中此时给到了赵云一个镜头,从侧面去看,刘备已经在暗示着赵云见机行事。
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明显,诸葛亮也明白这是对自己的试探。如果有惦记皇位的意思,赵云一定会当场拿下他的人头,但诸葛亮猜到了。即便没有猜到,后者也没有夺权之心。
很多人认为笔者的说法可能过于荒谬,但诸位有没有想过,刘备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?真的只是为了表达对诸葛亮的信任?就算如此,为何还要让赵云在场?后者听了会作何感受?
事情的真相
相比于诸葛亮,赵云才是刘备最信任的人。在最初逃跑的过程中,刘备的妻儿不幸落难,赵云一个人冲入到敌方队伍中,没过多久就把二位安全带了回来,这对刘备来讲是他的全部。
刘禅的命是赵云给的,刘备妻子的命是赵云给的,间接说明了刘备的命还是赵云给的。这也正是为什么刘备不给赵云升官的原因,因为升官后就没有办法一直把赵云待在自己身边。
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光复汉室的伟业实现,刘备必须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要想到。这样做既交代了后事,大臣们也实现了权力上的牵制。让任何旁观者去看,这对汉室都是有利无害的。
很多人认为,刘备在离去后,诸葛亮掌权还有赵云什么事?我们还忽略掉了一个叫李严的将军,后者在白帝城托孤中被封为副丞相。言外之意,就是你的能力不如诸葛亮。
李严听了这样的话会是什么样的感受?他必然要想办法证明自己。如果诸葛亮有野心,李严必然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,加上最信任的赵云支持,诸葛亮必然会以失败告终。
退一万步去讲,诸葛亮作为三国中最为机智的谋士,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必然会进行权衡。既然结局如此悲凉,为何还要做这种无利之举?这样一来,自然避免了所有夺权事件的发生。
小编说
在小编看来,赵云是刘备留给刘禅的最后一道“护身符”,同时刘备不对任何人抱有百分百的信任,即便是三顾茅庐请出的诸葛亮。乱世之中成为帝王,这或许正是他能胜出的因素。
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点,帝王之心必然是心思缜密的代名词。所有事情的可能性都要想到,如果有一丝疏忽,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58920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